澎湃新闻报道:
日前,安徽一女子花费40余万元购入二手奔驰汽车;在买车时车商告知汽车是事故车,并称展示了汽车事故有关图片。但用户在给汽车续保时被相应保险公司告知汽车为“全损车,”没办法进行续保;后用户发布视频揭秘相应二手车行,车行方面回话称买车时尽到义务,用户行为已经影响到车行的正常经营。
用户决定以诉讼方法解决争议,现在尚无结果。
什么是“全损车?”
事故车是非常不错理解的,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发生过交通事故的汽车;但汽车的事故可以分为多个等级,轻微的剐蹭一般不觉得是事故车;发生过追尾或其他角度碰撞,不过仅导致车身覆盖件损毁是轻微事故车;假如导致重点的“柱”或者车架变形则是大事故车;程度达到整车变形、修理或更换多个重点总成的汽车,在保险方面则会被认定为“全损车。”
对于保险公司而言,“全损车”一定量等于报废车;不过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剖析的话,这种事故车又不是真的意义上的报废车。
为什么“全损车”还能流通?
相信这才是网友们最为关心的话题;保险公司不给汽车承保,觉得是报废车,那样这类车又为何会被修复呢?这里面的水非常深。
简而言之,这类大事故车根据标准步骤、用原厂配件修理的本钱会非常高,假设为20万元;而汽车这一年的车损险对汽车的评估保价是8万元,那样汽车就会被概念全损——保险公司会赔偿给用户8万元,用户舍弃汽车所有权——如此就能让保险公司少损失两万元。
然而到此并没结束,保险公司总是不会直接将汽车拉去拆解报废;容易见到的状况是将事故车卖给或交给合作或自营汽车服务店,汽车用副厂或劣质配件,用最简单的办法进行修理,总之要将修复本钱控制在最低限度。假设汽车修复的代价是2万元,那样保险公司承担的代价就是10万元;随后将汽车当成整车二手车销售,价格达到8~9万元的话,保险企业的实质亏损程度就会小不少。
这就是全损车会流入二手车交易市场是什么原因。
当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会这么操作,但将“全损车”底价卖给二手车经销商或修理厂是被允许的;有的二手车经销商和修理厂专门回收如此的事故车,底价回收、底价修理、高价售卖,其中的价值空间之大是超乎想象的。
综上所述,“全损车”只不过保险行业的说法,汽车并不等于真的的报废车;汽车依旧有修复的价值;客观评价此类汽车也是可以被允许销售的,但首要条件肯定是明确汽车是几级事故车,作为修理厂和二手车经销商有必要明确告知买家,不然就会涉嫌销售诈欺。
在这个案例中假如车商没明确告知汽车达到全损程度,理论上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;其提出的帮忙用户寄售汽车以降低损失的说法是没办法同意的,并且如此的做法好像是在等待第二个上当被骗者,毕竟在告知汽车达到全损标准后,车子是注定卖不上价格的。
引以为戒吧,在购买二手汽车时必须要细心检查汽车;同时应当需要车商在买车合同上明确注明汽车是不是为事故车,如发生事故又是不是达到全损。